歡迎您訪問:
1、面臨的挑戰
(1)消費端的變化,消費習慣和結構改變,目前畜產品消費終端增長乏力。
(2)環保壓力越來越大,對規?;B殖業是挑戰,如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下一步需要更多思考。
(3)規?;B殖用地越來越稀缺,目前尚未有縣級單位劃出養殖區,戰略性規劃用地難。
(4)防疫難度越來越大,防疫成本越來越大,呼吁獸藥企業合理控制價格。
(5)進口產品沖擊力加劇。
(6)資金短缺問題突出,呼吁國家允許建立畜牧行業金融機構,為畜牧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。
(7)人才短缺。能力強,有專業技能和管理經驗、夠資格的場長少,大企業相互挖人。
2、糞污處理問題是環保督查的重點領域,是目前養殖業面臨的主要環保問題,如何破解:
(1)政府不僅僅要扮演督查者,還要成為決策推動者和服務者。
(2)治理思路以縣市為單位,集中處理,企業繳費。
(3)處理后的糞肥由政府采購,政府出臺一系列措施,保證得到應用,包括專業運輸設備,運輸怎么補貼,農民低價免費使用。
3、關于玉米行情的預判
玉米是飼料最重要的能量原料,今年政府沒有對玉米價格進行干涉,完全是市場主導。在月底左右會出現玉米價格的一定波動,總體保持目前水平,今年酒精等企業普遍效益較好,大量進入市場采購,飼料企業跟進,不希望政府出臺其他措施來影響。預計未來2年,玉米的需供求趨于飽和。從區域來看,玉米南北的流動量將減少,明年下半年開始,布局在東北的養殖企業玉米需求釋放,東北玉米的需求將集中爆發,玉米的價格明年將大大高于今年。
10月9日 平行論壇(一) 趨勢與戰略
論壇1 2018中國畜牧飼料產業發展趨勢
論壇引導報告
主講人:楊振海
全國畜牧總站站長
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秘書長
以19大會議精神、綠色生態建設為導向,到2035年達到飼料工業強國。
一、優化畜產品;擴大優質綠色畜產品;實施產業規?;l展戰略;更好的抓種業。
二、加強法律引導;合理劃分中央、地方市場;加強農業建設;加強消費者引導和宣傳。
論 壇
主持人:蔡輝益博士
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飼料經濟委員會理事長、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
嘉賓:
謝 毅 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資深副董事長
孟凡杰 中糧集團飼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
劉 暢 新希望六和股份公司董事長
石春生 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
曾 浩 北京首農集團畜牧有限公司總裁
張曉平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中國首席代表
蔡輝益:談一談2018年畜牧飼料產業發展趨勢。
謝毅:未來畜牧飼料產業還是要創新、變革。
張曉平:經過前2年的調整,2018年是一個發力年,隨著規?;陌l展,對上游企業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。
孟凡杰:發展特色養殖,預混料有著增長趨勢,養殖成本可能進一步增加。
劉暢:進入行業還不久,但從小就伴隨著飼料的發展,從最初在新津建立飼料廠到現在的新希望六和。隨著飼料產業的發展,可能發生第二次升華。
曾浩:立足農牧,國企重組、整合,發展布局,注重市場,高度關注食品安全。
石春生:談了期貨中豆粕和玉米的需求。
蔡輝益:談一談飼料帶動畜牧還是畜牧帶動飼料的看法。
孟凡杰:飼料未來5-10年還是一個增長的趨勢??赡苡幸惶鞎切竽翈语暳?,現在原料采購方面飼料優勢大于畜牧養殖。飼料產業就需要發展差異化、專業化及專業飼料。
劉暢:一體化不平衡,轉型、變革的度。產品力、服務力、采購力飼料產業比畜牧養殖業有優勢。在條件允許下,尋求一體化發展。增強飼料專業化,實現終端價值。
曾浩:養殖將淘汰管理水平低、高成本的小型企業。
蔡輝益:對現在大豆進口主要為美國變為巴西的看法。
張曉平:大豆作為蛋白源已經得到行業的承認,現中國大豆進口是南美和北美,巴西占50%,美國占40%。大豆生長還是受環境的影響,價格可能會增長,在大概一個半月及40天以后將會有一個最終的結果。
提問:產業規?;潭热绻^美國,企業如何保護生產力?
謝毅:產業規?;l展,整個產業鏈依然會帶動就業。
劉暢:隨著產業規?;l展,提高生產效率,最基本的工種可能會被淘汰。
提問:正大遇到的食品問題如何解決?
謝毅:食品與飼料、養殖主要是觀念的轉變,保證食品安全,做到可回查,可追溯。
提問:國家一直在提“規?;?,什么是規?;??
曾浩:適度:不同公司,規模不一;當地環境、養殖條件適合的規模。農場自身的規模。
提問:劉董能不能談一談新任職以后的喜與苦?
劉暢:任職中的反思、成長是最大的喜悅;剛任職時最大的苦就是怕做錯決定,特別是獨立面對的時候。勵志打造專業的團隊。
論壇2 中國農牧企業戰略升級與應變
主持人:付文閣
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MBA中心主任
嘉賓:
林 峰 江西正邦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
陳俊海 深圳金新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
王德根 四川特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
楊瑞生 上海市新農飼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
何祖訓 云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董事長
朱錦前 美國康地飼料(中國)集團總經理
付文閣:養豬的模式與特色。
何祖訓:神農采用全美式。飼料→養殖→屠宰,因地制宜,養好比養多更重要。
王德根:全產業鏈,不論模式,只求養好。
陳俊海:通過收購、合作。采用公司+基地+合作模式,不追求規模最大,做到無抗豬肉。
楊瑞生:公司+基地模式,從飼料到養殖,打造不同的專業團隊。
林峰:
1)聚焦:飼料、養殖專業性不一樣;
2)融合:快速放大規模,提高效率。
付文閣:如何評價溫氏、牧原的養豬模式,以及嘉賓的模式?
朱錦前:模式不論,主要是提高生產效率,找到適合自己的。
付文閣:未來養豬市場的趨勢。
陳俊海:控制風險,提高效率。
王德根:控制成本,提高效率,養高品質豬,全面打造食品模式。
林峰:創新,保證質量以及服務端、模式的改變。
付文閣:做食品與養豬和飼料的區別。
何祖訓:飼料→養殖→屠宰,越靠近終端越難,誰貼近消費者誰獲勝。
提問:如果集中屠宰是否會造成壓價?
朱錦前:
1)現中國有屠宰場2萬多家,不知道將來如何發展,如果發展到只剩幾百家時,肯定會出現壓價,還會壓錢。
2)隨著科技發展,未來是否會出現對食品、畜牧業有影響的產品?
3)生活節奏變快、質量要求變高,對養殖業的要求相應提高。
提問:能不能談一談“公司+基地+合作”模式的想法?
陳俊海:資源選擇,細分市場,做無抗豬肉?!肮?基地”高技術的自養,主要是母豬,采用合作飼養提高飼養員以及農戶的積極性。
主持人總結:
1)養豬市場大;
2)整體肉市場空間增大,結構發生變化,品質追求帶來市場空間大;
3)模式多樣化,尋找適合的提升效率;
4)未來科技發展可能對養殖帶來影響;
5)找準定位,喜迎未來。
掃一掃 加微信